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系统 >> 新闻中心 >> 正文

画家陈林干

来源: 录入时间:14-06-06 11:26:01




真正面对面地认识林干先生,并且一起喝酒聊天,是在去年的夏天。
这几年,我蜕变成了一个写作者,一个工作在家里的宅男,我也戏称自己为“作家”, 家也搬到了杭州。略可告慰的是,这样的生活足以衣食无忧之外,尚有时间练习耽搁多年的书法。林干先生也已退休,新作迭出,风格似乎一直在变,画画如此,书法也如此。这从一些公开的画展和朋友们的藏画中,可以略窥一二。
那天是县文化局组织的一次座谈会,暨《宁海群文》杂志的首发式。我的一篇关于陈有西律师的长文刊载其中,因此得以躬逢盛会。林干先生是以嘉宾身份参与的,也作了发言。他言辞犀利,很有气势,话都讲在点子上,令人信服。让我有点意外的是他的穿着,显得时尚又有活力,根本看不出他已经六十开外。
会后就餐,林干先生凑巧与我邻座。他告诉我,他认真读过我的文章,很喜欢我的文字风格。书画之外,他也喜欢文学,写过一些文章。看他的神情,对他自己的文笔是自信的。
我则告诉他,我是他的粉丝,希望他指导我的书法。他大笑,仰脖干了一杯红酒,连连说,没想到没想到。这种场面的酒席,我不是很习惯,但林干先生的豪爽大气和活力四射,我是真切感受到的。
就这样,从我看到他的字到当面交谈,二十年过去了。时光荏苒,弹指挥间。该认识的,毕竟能走到一起认识,而不觉时间是多么漫长,时机有多少次失之交臂。也许,是缘份到了。冥冥之中,有些人总会走到一起的。
去年冬天,为躲避家乡的严寒,我去了厦门的鼓浪屿闲居,乐不思蜀地住了将近两个月,也因此得以结识一批厦门的书画家。其中,胡曾宁和傅永明是比较谈得拢的朋友。胡擅山水,傅长于花鸟。席间谈起宁波画坛,两人皆推崇陈林干先生,以为厦门无出其右者云云。
这颇让我感到意外。据我所知,宁海尽管人杰地灵,素称书画之乡,出过潘天寿,应野平这般的大画家,但他们的出名,都是在走出宁海才大放异彩的。厦门海隅之地,两人是如何得知的?林干先生久寓宁海,似不曾扬名于大邑,况淡于名利,惟蕴才情笔砚之间,纵豪气纸墨之中,埋头艺事,名从何来?原来两人在中国美院进修期间,在画展画廊中看到过陈林干先生的作品,这就难怪了。林干先生的山水画或花鸟画,都是气势沉雄,笔墨老辣,线条之间的穿插,繁而有序。整个画面宏伟大气,特别是丈二匹大幅,更有酣畅淋漓,一泻千里之势,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在展厅里引人侧目,当是情理之中的了。
三人酒酣耳热,我拔通了林干先生的手机,略叙缘由后,他很意外,也很高兴,表示有机会来厦门看看。永明抢过我的手机,用他的闽味普通话热烈地交谈,一再邀请林干先生去厦门指导。





此后,我与林干先生的交往趋于频繁。也不知道怎么的,我们之间总会有一些共同的朋友邀请相聚,因此也便时不时地碰上一面。
时逢中秋前夕,我自杭州返宁海,又一次与林干先生聚会。他主动谈起我发给他的诗,评点中肯,语多鼓励。说,你这个年纪古典格律诗能写成这样,难能可贵,他也学了好多年,有些题画诗就是自撰的。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意外。
诗,书,画三者,密不可分,而诗最高。早年称得上大家的,莫不皆精于三艺。老缶自评,诗第一,书次之,画又次之。潘天寿先生的诗,也是很高的,有《听天阁诗存》行世。林干先生素善书,画艺精堪,而力在书法意在诗,以诗意入画,是故画的意境很高,原是有渊源的。
书画二道,我仍力有不逮,惟古典诗可与陈先生一论。不知不觉间,我有些忘形,酒喝得有点高,竟引陈先生为同道中人了。他不以为忤,反倒逸兴遄飞,居然叫我“易兄”。这让我受宠若惊,心里却惴惴起来,似乎有点乱了辈份。
当晚,他邀我去他的画室静心倾谈。一茗在手,茶香盈室,把酒意冲得很淡。这样的气氛,宜于清淡。脱略形迹的林干先生很本真,对人对事直言不讳,对我这个忘年之交推心置腹,对社会、人生、艺术总是有自己的真知灼见。他说他的性情不宜为官,自己就是个写写画画的人,这方天地才是他的终极归宿,用不着沐猴而冠,去做自己不乐意的事情。为此,他请亦师亦友的童衍方先生篆刻了一方“我便是我”的章,以之自勉。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林干先生听从自己的内心而不随波逐流,不是假清高,而是彻悟之后的一种超脱。
对画也是如此,他把自己归于平民画家一类。他认为,漂亮的外衣和唬人的头衔并不能证明水平的不凡,手底下见真章才是衡量功夫高下的唯一标准。画家需要各方面的艺术修养,功夫在画外。只有对生活有感悟,对人生有思考,对社会现象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人文情怀,笔底下的作品才有灵性和内涵,真正的艺术家首先是思想家,然后才是笔墨功夫。
师古而不泥古,在不断地吸收之后再加以“过河拆桥,得鱼忘荃”,从而完成不断的超越,是林干先生的艺术追求。我们看到他的书风画风一变再变,正是他喷薄而出的灵感在激荡跌宕的艺术轨迹中的反映。创新求变,变而不离其宗,是艺术家心中永恒不变的主题。
林干先生才六十开外,以画家的年纪论,他当属中年。他的画,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不知道,看样子,他自己也未必清楚。只有一点是肯定的:酷爱书画的林干先生,绝不会满足于目前的成就,他肯定会不断地认定自己,然后在险峻的艺术道路上越攀越高。敝帚自珍,乐已娱人,以此求名取利,是一种活法,很轻松潇洒,也很有市场,这样的艺术家无疑也很多,很常见。而敢于大胆否定自己,自讨苦吃,是一种勇气,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和高度。陈林干无疑属于后者。

|<< << < 1 2 3 > >> >>|

·上一篇文章:纪念李苦禅先生诞辰115周年
·下一篇文章:傅抱石傅益瑶父女书画展“大家·归秀”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除部分特别声明不要转载,或者授权我站独家播发的文章外,大家可以自由转载我站点的原创文章,但原作者和来自我站的链接必须保留(非我站原创的,按照原来自一节,自行链接)。文章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
※ 用 户 登 陆
登录模块加载中...
※ 艺 术 顾 问
 
※ 名 家 题 匾
更多   

本站网络实名、通用网址: 中国书画网 网址:http://www.ltsf.com 所有信息未经过允许严禁转载
《中国书画网》总编辑: 祝人良 邮编:312000 电子邮箱: zgsfw@163.com
总编室电话:0575-85871084 艺术支持:兰亭书画研究院 技术支持: 华慧科技
浙ICP备 05027670 号 中国书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