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系统 >> 新闻中心 >> 正文

融写实造型于写意创造之中 ——读杨延文的画

来源: 录入时间:13-04-21 08:19:11

杨彦文 《澳洲写生册页之二——海湾》 纸本彩墨

  杨延文是我国当代画坛很活跃、也很有成就的艺术家,他的山水画创作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以鲜明的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1987年,正当美术界关于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东方与西方、中国画是否“穷途末路”等讨论闹得沸沸扬扬时,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画展,不仅用创作实践向人们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而且理直气壮地向人们宣告,他坚信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坚信“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画家必备的修养,坚信绘画创作必须要以情感人,必须要有新意。大家从杨延文的作品中获得的信息是令人振奋与鼓舞的:传统中国画不会停步不前,更不会走向消亡,它还有无穷的发展潜力;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关系,不是截然对立的;古老的中国画,只要跟随时代的步伐,面向生活、面向现实,必有光辉、灿烂的未来。

  杨延文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原来是师从吴冠中、赵域等先生学习油画艺术的,他得到过系统的造型训练,写生能力较强,色彩的感觉很好。1978年进入北京画院成为专业画家后,逐渐从油彩转向墨彩,走上了中国画的创作道路。

  杨延文何以做出这样的抉择,弃油画而钻研中国画?看来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而是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和试验的。中国绘画博大精深的传统对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肯定起了重要作用;中国画面临的困境和机遇也一定促使他思考,诱惑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技巧去寻求答案。自他拿上毛笔,用水墨调和着色彩在宣纸上驰骋自己的才能,他的兴趣便一发不可收,进入“欲罢不能”的境地,杨延文跻身于水墨画家的行列是势在必然的。

  20世纪以来西画东渐,文化界的一些仁人志士,试图用西画的写实造型来改良和改造中国画,使其为现实服务;对传统文人画颇有微词并对其有所贬抑,给中国画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但同时一些先驱者们在两个方面做了艰苦而有益的探索:一是坚持走发掘传统、以古开今的道路;二是尝试在中西融合中另辟新径。这给杨延文以许多有益启示。

  作为受过系统西画教育的他来说,继续前人在中西融合上下功夫无疑是有效的途径。而前辈们在摸索融合中西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又向他明确地昭示了这样的事实:两者机械地结合不可取,以西画造型为中心、为主导,融进一些传统中国画的因素,也不能算做是真正的中国画。在中国画领域的“中西融合”,只能以“中”为主体。为此,杨延文决定补传统艺术的课,练习书法,研究笔墨,揣摩传统大师的作品。由于他有股埋头苦干的劲,有扎实的西画功底,还有难得的悟性,他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西画上有造诣的杨延文,在进入中国画创作领域之后,能敏锐地发现中国画创作中应当避免的两种倾向,即只注意笔墨技巧而忽视画面整体经营,或只关注画面的视觉效果而忽视笔墨手段本身的表现力。杨延文多年来的艺术实践,无不围绕着对这些课题的思考和探索。这实际上也关系到如何在中国画中吸收西画的一些观念和技巧的问题;关系到中国画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的问题,例如,怎样把西画的写生引进中国画,使中国画既有现实感而又不失掉传统的品格;又例如,怎样在中国画中适当吸收一些油画的色彩处理方法,使其表现手段更加丰富,而又保持笔悟墨趣的特色等等。

  杨延文巧妙、机智地把写生与传统中国画语言的表现程式加以整理,把西画较为鲜明的色彩与笔墨规范加以融合,他小心谨慎地使这些结合有助于中国画本身的表现力,而不是喧宾夺主,使中国画“洋化”。他在自己的山水画中重视笔墨,同时也重视表现心中的丘壑,即表现客观自然景色在自己内心的反映,还更重视对意境的追求。笔墨、丘壑、意境的结合,使他的画既具有中西绘画都普遍重视的那些因素,即用以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水墨为本 东方美学为体 ——访今日美术馆馆长谢素贞
·下一篇文章:笔墨精神的当下显现 ——浅析傅旭明当代水墨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除部分特别声明不要转载,或者授权我站独家播发的文章外,大家可以自由转载我站点的原创文章,但原作者和来自我站的链接必须保留(非我站原创的,按照原来自一节,自行链接)。文章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
※ 用 户 登 陆
登录模块加载中...
※ 艺 术 顾 问
 
※ 名 家 题 匾
更多   

本站网络实名、通用网址: 中国书画网 网址:http://www.ltsf.com 所有信息未经过允许严禁转载
《中国书画网》总编辑: 祝人良 邮编:312000 电子邮箱: zgsfw@163.com
总编室电话:0575-85871084 艺术支持:兰亭书画研究院 技术支持: 华慧科技
浙ICP备 05027670 号 中国书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