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与陈逸飞的“海上之梦”
是陈逸飞一生艺术历程的主题词,从绘画到电影,从服装设计到创办杂志,他几乎涉猎了视觉艺术的所有领域,追求“大美术”和“大视觉”是其艺术理念的完整概括。然而,将画布的边缘突破,延伸到更广阔的视觉领域中,需要一种永恒不变的文化依托,否则很容易掉入混乱的泥潭。这个依托是什么或者说贯穿其一生艺术探索的基础在哪?对此,陈逸飞曾这样描述道,“衡山路一带梧桐树掩映下的带尖塔的教堂、湿漉漉的街道、一点点的阳光……这些组合从小给予我们视觉上的滋养……我就一直住在外滩附近,我还记得那时候四川路很安静,有几个旧书店……在这座城市积累下的视觉印象成了我日后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灵感源泉。”艺评家龚云表也曾表示,上海是一本打开的书,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大书。在这里曾经出现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都已成为历史,走进了这本大书。无疑,陈逸飞将自己的经验与这本大书中发生的种种悄无声息地反映在他的创作中。无论是电影《人约黄昏》,还是油画《踱步》,我们都不难读到上海这座城市赋予其的独特气质。更为可贵的是,即使在西方文化中浸染多年,陈逸飞的一切视觉艺术也都是基于这座城市,基于一种包容开放的母体文化积淀中形成的。
在上海世博会即将到来,在海派文化光辉代表序列中,寻找一位可以在中西文化间找到交流共性的艺术家,陈逸飞无疑是一个最好的选择。陈逸飞逝世5周年或许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但10年或20年之后,我们会如何看待陈逸飞更值得期待。
作者:段泽林 来源:中国艺术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