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精品力作的产生,当是中国美术界的基本共识。
中国美术与西方经验“破壁交融”
美术界代表委员在提出利用本土的资源进行美术创作与题材开掘的同时,还提议,立足中国、兼容世界地提倡对于创新的支持,也是确定美术立场的重要因素。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美院院长潘公凯表示,当前中国美术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波及全球的后现代文化所带来的表现形式的危机,更重要的是当代中国文化的精神自觉问题。在全球化的经济整合过程中,如何发现和重新建构中国文化的根本特性,使中国艺术在主流风格和总体倾向上坚持自己民族的文化根基和内在精神的发扬光大,在跨国的语境中自主地发掘出文化的新精神、新生命、新形态,这是着眼于中国美术发展的未来,将中国美术放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考察思索时,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迫切的工作。“我们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媒体时代,在电子媒体、数字媒体深刻改变了我们的文化生态和艺术的感性方式时,美术何为?在城市化迅疾发展大众文化波澜壮阔的同时,美术何为?这些问题要求我们从视觉研究、中西融合、大众文化等多重背景中,透视杂糅迭生的中国美术情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美院院长许江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副主席何家英说,中国美术与西方经验的“破壁交融”,不仅需要考察两者之间的共通之处与结合的可行性,更需要艺术家的灵感,要真诚地感受生活,不管用什么样的语言和表现方式,都要用艺术语言表现人的心性、人的情感,不能因为一味追求创新而丧失直觉和感受。一些代表委员则表示,在“国际艺坛”上,中国美术家能够强烈感受到,中国当代美术创作首先要有中国文化的针对性,对中国当代文化的建设有意义,而非一味追求“国际艺坛”的认可。问题的关键是,吸收外来艺术形式之所长后,我们要输出和展现什么样的中国文化?又如何能在这样的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推动民族美术繁荣的进程?这是当代美术界所要思考的问题。
既然已经具有文化自觉,在美术的评价标准上就应该有所变化,不能以西方的标准作为我们的标准,中国美术应该更多地关注自身的社会现实与生存状态,才能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在这其中,建立自己的标准是当务之急。——选择今天的立场,融会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外优秀创作理念和新知,由此来确定中国美术在“今天”的立场,是将知识与向往、历史与想象融为一体的观念、秩序与创造实践的态度,这也是中国美术面向世界的现代建设实践中,自觉地运用和展现中国文化内在能量的要求。
既然已经具有文化自觉,在美术的评价标准上就应该有所变化,不能以西方的标准作为我们的标准,中国美术应该更多地关注自身的社会现实与生存状态,才能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在这其中,建立自己的标准是当务之急。——选择今天的立场,融会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外优秀创作理念和新知,由此来确定中国美术在“今天”的立场,是将知识与向往、历史与想象融为一体的观念、秩序与创造实践的态度,这也是中国美术面向世界的现代建设实践中,自觉地运用和展现中国文化内在能量的要求。作者:张亚萌 段泽林 云菲 来源:中国艺术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