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在魏楚予面积不大的画室里有一幅油画。表现的是毛泽东在床头凝神看书的
画面,这是他在上世纪90年代,历时7年创作的,取名叫《求索》。从创作这幅作
品的那天起,魏楚予这位军旅画家,就与毛泽东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
同期:(魏楚予)这幅画是我1992年构思的,1992年中共中央准备1993年的纪念毛主席100
周年的活动,有10项内容,出一套毛主席的纪念邮票,我领受了设计毛主席纪念邮票的任
务。中办开了介绍信,让我们到毛主席工作过,生活过的地方去体验生活。这样我就有机会
到毛主席住过的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
解说:位于中南海丰泽园的菊香书屋是毛泽东生前经常居住的地方。它作为毛泽东
的书房兼卧室,里面的一切陈设都是根据他个人工作和生活上的需要安排的。对于
这样一个私密的空间,平常自然是不容许随意进出和拍照的。但作为纪念毛泽东诞
辰100周年的一项任务,画家魏楚予算是一个例外。
同期:(魏楚予)我直接站在他的桌子旁边,我可以摸他的被子,可以摸他的桌子,可以
拿他的放大镜,我可以拿起他的铅笔,我一看他的那个铅笔,是德国皮特罗的铅笔。整个房
间里面唯一的一件进口的奢侈品。因为毛泽东很喜欢这样的铅笔,它的芯比较软。他写文稿
愿意用铅笔,觉得很舒适,给我最深刻的感觉就好象进入了一个书的海洋,因为扑面而来的
看到到处都是书。
解说:起初,魏楚予的任务是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设计一套纪念邮票,所以在
此之前,他已收集了很多有关毛泽东的资料,包括到毛泽东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
方考察。对于这次参观,魏楚予事先也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当他置身其中的时
候,仍然感到很大的意外。
同期:(魏楚予)他的用具非常地简朴,其简朴的程度,不到跟前你是无法想到的。他用的
床,他用的席,他用的毛巾被,他的茶杯这些东西,当我走进的时候。我那时侯给自己的震
撼是非常大的,他的床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木头床。中间是用帆布包起来的,北京的工人的家
庭出来的这样的,是非常熟悉的,在五六十年代,供给制的时候,北京所有的家庭,上至部
长、主席、下至科员,都发的是一样的这种床。我自己就是睡这样的床长大的。我万没想到
主席和我们一般的工人睡的是一样的床。而且他那个床还不如我那个床好,他那个床还打了
一个补丁,我那个床还没有打补丁。他坐在床前办公,把这个帆布都磨破了。他还不让换,
陪同的工作人员想换,他说,不用换。另外找了一块红帆布,补了一块补丁。就这很鲜明的
在画上可以看到。所以当时我就非常激动,眼泪都快掉下来了,真是没有想到。这么伟大的
领袖他的生活和我们的生活都是完全一样的。当时另外又看到了他的毛巾被,他的枕头席也
是破的很厉害的,他是南方人,他就拿布把席子包起来,中间缝了很多补丁,那毛巾被也都
非常破旧了。所以这个一个是书,一个是他艰苦朴素生活的状态。当时使我就产生了很大的
震动。
解说:眼前一幕幕真实的场景,在魏楚予的脑海里勾画出一个生动的画面。它没有
激烈的战争场面,也没有宏大的政治运动。有的只是毛泽东在床头看书,这样一个
极为朴实,却极为真切、极赋思想内涵的画面。
同期:(魏楚予)我就产生一个强烈的愿望,我要把自己的这种感动,我所亲眼看到的这
些东西,我把他真实地记录下来。然后告诉外界,不能到这里来的人,因为确实不可能有第
二个画家和更多的民众到这里来,亲自看到毛主席使用的这些东西。那么我看到了。我作为
一个历史的见证,多少年以后这些东西可能会没有,也可能出于各种情况会损失。但是我要
把这些东西原封不动的,这样原来的生活状态。我要把它记录下来,我要把它再现出来,我
要把它传流给子孙后代,要把它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看到,毛主席真实的一个生活状
态,毛主席真实的他的思想,他的品德,他的方方面面。当然我做为画家不可能用很多的语
言来说,那么我就把我看到的这些东西真实的表现出来.
解说:有了这个想法,魏楚予便征得了有关负责人的同意,在毛泽东的菊香书屋拍
了张照片。当然这张照片也就很具体地记录下了,毛泽东的工作环境,台灯、床铺
等等这样一些物件。
同期:(魏楚予)这个烟灰缸,这个裂缝,这个火柴盒卷起来的皮都是真实的,我这个画
面所有出现的一切东西都是非常真实的。都可以在毛主席的卧室里边找到它的原件。这个是
一个小小的故事。我原来在处理毛主席形象的时候,考虑到毛主席一个重要的生活习惯,他
经常喜欢抽烟。所以曾经在这里边夹了一支香烟。以后就把它去掉了。因为这张画我想以后
要传给子孙万代,这个毛主席手里边夹着个烟,好象提倡抽烟,后来就没有了。没有了以
后,毛主席的家人看到这个情况以后,就是说:毛主席的这个生活习惯还是应该体现出来。
因为你这样是真实的表现毛主席的全貌,那么你可以把这个香烟放在这个烟缸里边,烟缸里
边冒出一溜青烟,就表示毛主席刚刚抽完烟,这个烟头掐死在烟缸里边,还冒出可一点点的
烟。这是毛主席的儿媳,韶华将军给我做了一个建议,我就采纳了她这个意见。
解说:魏楚予从自己体会最深的书籍入手,将毛泽东手里拿的,身后靠的,床边堆
的各种书籍都经过了精心的考证和安排。很多地方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和艺术加工。
同期:(魏楚予)那么当时我有一个创作的过程,就是把他们说的更加的具体化。就是把
他们说的各种各样的情况,我都画了很多的草图,然后就选其中既符合毛主席的生活状
态,他们的生活习惯,又在视觉上有美感的这样的一些动态,做了一些设计,那么其中我
也找了很多模特,比如说我单位里的一些朋友,我认识一些演员,还有一些电影剧照,还
有各种各样毛主席的照片,因为我搜集的毛主席的照片非常多。那么就是从各个方面进行
一个综合的创作,但是这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解说:问题在于菊香书屋的室内陈设都原封不动地保留着,而它的主人却已不在
了。毛泽东生前在公众场合的留影不少,但表现生活场景的却不多见,能符合创作
需求的资料就更是寥寥无几。如何在这样一个具体的场景中表现这样一个具体的伟
人形象呢?
同期:(魏楚予)在这个创作过程中,我觉得还可以和健在的毛主席的家人,子女,毛主
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和他们面对面的交流。他们身体都还好,记忆还清楚,)所以我当时就
和陪同的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做了详细的深入的交谈,详细地了解了毛主席在这里,他
工作,学习,他怎么样看书,他用什么样的一些姿态。他喜欢躺着,还是坐着,是披着毛
衣,还是盖着被子,或是盖着毛巾被,或是这里边就对我有非常大的启发,使我就是在我脑
海中毛主席的形象更加丰富,更加具体。乃至于毛主席在看书的时候,书是卷起来看的,还
是摊开来看的。这些他们都给我做了详细的解说,说毛主席实际上是最喜欢把书握起来攥着
看的。这也是他这一代人,他们读过四书,读过过去线装的书,他们养成这样的习惯。后来
中央文献也给他们印过一些马列的著作,还有一些国外的著作。特地给他们印成竖的,这种
大字的。
解说:据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介绍。毛泽东有倚在床上看书的习惯,为了防止他
在看书时睡着,被成摞的书倒下来砸伤,工作人员特意将床的一侧垫高,使之微微
向外侧倾斜。魏楚予为了使画面更赋有美感,将床架画成平行的。但对毛泽东形象
的刻画,可就不像改家具那么简单了。
同期:(魏楚予)首先讲一下毛主席形象的处理,毛主席现在是坐在床上看书。毛主席看
的书是鲁迅先生的手稿,而且我给他翻到的正好是关于章太炎先生的两三事。毛主席看到这
篇文章,可能是想到了什么问题,所以就在书上就按照他经常的习惯在做眉批。在毛主席表
情的处理上我还是费了一番心思,原来是画的毛主席一种微笑的表情,可是后来我觉得毛主
席作为一个伟大的领袖,一个学者,一个追求真理的这样的一个探索者,他在生活,工作,
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和我们一样都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所以我就把他处理成他眉头微微
躇起来,全神贯注地在研究和探索问题的这样一个状态。这也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这样一个认
可。
解说:魏楚予的作品《求索》完成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良好反响,毛泽东家人还
将这幅画挂在客厅的墙上。一些政要和名人也纷纷在画前留影。此外,魏楚予还为
设计《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邮票,创作了《毛泽东在陕北》《毛泽东在
中南海》等油画作品。
同期:(魏楚予)我不是设计了纪念毛主席100周年邮票嘛。以后又陆陆续续画了一些。
解说:2006年3月,一位特殊的客人来到魏楚予的画室,他是一位美国商人,也是一
位热衷于中国历史和艺术的收藏家。
同期:(科特勒)这些画很棒,很高兴你能公开拍卖这些作品。
同期:(魏楚予)这是毛泽东喜欢看鲁迅的书,这是马克思的著作。
同期:(科特勒)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李大钊。
同期:(魏楚予)毛泽东碰到过李大钊,在北京大学,李是教授,毛泽东是图书管理员。
同期:(科特勒)我7年前第一次来到中国,我在中国有自己的公司,在北京和深圳,叫科
特勒咨询集团,主要做营销、咨询。所以我7年当中会经常来中国,我对中国历史知道很
多,也很喜欢中国艺术,与中国艺术有一种沟通。我对毛泽东这个人和中国的古代史和现代
史都了解很多,我觉得毛泽东作为中国的领导人,他做的一些丰功伟绩,甚至包括他的一些
错误。还有中国人民对毛泽东的崇敬心情。我觉得整个世界应该对毛泽东了解更多,把中国
人民解救出来,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解说:科特勒非常看好魏楚予近年创作的《毛泽东与名人》系列首日封。他已经收
藏了部分创作完成的首日封原稿。他想在此基础上出一本有关中国外交史的书。他
认为魏楚予有关毛泽东的作品将是这本书最好的注解。
同期:(科特勒)美国的评论界都非常渴望看到这批作品,我不知道谁会买这批作品,但
是不管是谁,它都会在比较好的,如博物馆。这幅画主要表现毛泽东作为解放者,军事思
想家的一个作品。那幅主要表现的是一个思想家,一个学者风貌的。他就是毛泽东思想,
活化出来的。欧美的一些历史学家,学者,他们如果想了解中国历史,这也是一个很好的
途径。
解说:今年,魏楚予的作品《求索》《毛泽东在陕北》,都将在中国嘉德秋季拍卖
会上拍卖,作为这些作品的创作者魏楚予,不免有一种若有所失的感 怀,同时更
有一种期待。期待自己的作品能有一个更好的归宿,也期待更多的人能通过这些作
品,了解毛泽东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