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系统 >> 新闻中心 >> 正文

关于上世纪80年代中国架上油画艺术的对话

来源: 录入时间:08-07-17 10:12:44

“伯乐像” 王怀庆作于一九八○年,寓意深远,被认为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呼唤人才的象征。作品形式结构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

“今晚没有爵士乐” 张培力作于一九八七年,作品用黑白单色平涂语言,表现了画家对于现实的独特感受

“战火似春” 邱瑞敏作于1982年,相对于以前的主题创作,该作品已经潜在地流露出艺术家对于现实主义创作语言的深入思考

“塔吉克新娘” 靳尚谊作于1983年,其标志着画家探索油画中西合璧的新路,在油画与中国画的写意手法中融会贯通步入新的境界


“父亲” 罗中立作于1980年,成为民族精神的肖像,见证着时代和历史

●魏劭农(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院长) -李超(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

●魏:“五四”以来,中国的架上绘画似乎承担了将以传统文学背景和语境为基础的中国传统艺术,改造成以科学和民主以及技术为背景的现代艺术的重任。然而与科学和技术本身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取得的成就相比,中国艺术“现代化”的历程,可以说是举步维艰的。

-李:我们今天可以聚焦20世纪80年代中国架上艺术的几大焦点——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1985年“油画艺术讨论会”、1987年首届中国油画展、1989年第七届全国美展,来讨论其中独特的历史演变——从现实主义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到多样化的“风筝不断线”。

●魏:中国在上个世纪的最后二十年中,才开始真正地融入世界,而直到80年代,中国的架上绘画和其他艺术一样,与世界当代艺术在时空上仍然是完全错位的,尽管在整个80年代,尤其是8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架上绘画,看上去似乎像是将西方架上绘画的全部历史都走了一遍。

-李:这种转变,正是从尊重历史的真实转向尊重艺术的本体。其急切地选择了西方现代美术,作为中国油画家更新艺术观念、改变艺术风格的重要借鉴对象。一方面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各种原始的、边远的生活情趣关注,另一方面对于西方现代绘画风格产生兴趣,由此形成表现、抽象和象征的艺术趋向。
来源:新民晚报

·上一篇文章:百幅毕加索真迹“失约”上海 究竟是谁之过?
·下一篇文章:艺术创作有没有底线?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除部分特别声明不要转载,或者授权我站独家播发的文章外,大家可以自由转载我站点的原创文章,但原作者和来自我站的链接必须保留(非我站原创的,按照原来自一节,自行链接)。文章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
※ 用 户 登 陆
登录模块加载中...
※ 艺 术 顾 问
 
※ 名 家 题 匾
更多   

本站网络实名、通用网址: 中国书画网 网址:http://www.ltsf.com 所有信息未经过允许严禁转载
《中国书画网》总编辑: 祝人良 邮编:312000 电子邮箱: zgsfw@163.com
总编室电话:0575-85871084 艺术支持:兰亭书画研究院 技术支持: 华慧科技
浙ICP备 05027670 号 中国书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