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系统 >> 新闻中心 >> 正文

动漫创作:技术代替不了艺术

来源: 录入时间:08-04-22 22:42:36

动漫创作:技术代替不了艺术

本报记者 云菲

最近5年,全国平均每年出品的动漫电影连续保持在13部左右;2007年,国家电视动画片的产量上涨至10万分钟;一部国产动漫的最大销售额达到600万美元。这些数据反映出的是我国动漫产业日渐庞大的生产规模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当我们抛开单纯的数字仔细梳理作品后却发现,量的积累没有形成质的飞跃——真正在国际动漫界叫得响的本土动漫屈指可数。中国动漫业为何落入了市场极大繁荣却鲜有佳作的怪圈?很多专家表示,动漫理论和学术思考的缺失与浅薄乃是最大症结。

创作不仅仅需要技术

近年国内动漫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兴盛,各种题材层出不穷,手段技法花样翻新,节会、展览主题繁多,创作机构纷纷建立,各类媒体用强烈的视觉冲击,吸引着广大漫友的眼球,中国动漫业跨越式的高速发展有目共睹。但当我们用质量水准、市场占有率等指标横向比照就可看出,国产原创精品依旧稀缺。

专家们认为,当下中国动漫业整体趋热,明显缺乏严肃思考的境况着实令人担忧。其实,我国动漫业的这一冷一热,更多地反映在认识上。在靠创意、人气、娱乐性说话的动漫业,很多从业者都认为:理论似乎并不重要。“动漫界存在一个倾向,就是过于追求类似电影大片一样的特技效果,强调技术、经济之于作品的作用。”新闻出版总署音像电子网络出版管理司副司长寇晓伟说,在没有理论支持而轻谈创作的状况下,无论多大投入,都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

事实上,作为文化产业,动漫业集中了设计、电脑技术、美学、文学、电影学等学科,更囊括了营销、玩具等领域,正是这种复杂性和综合性决定了理论的重要性。扬州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贺万里说,动漫创作已经不可能仅依靠掌握造型技术或电脑软件就能实现,如果没有相当的理论素养,没有对品牌化、国际化输出、消费群体分析等诸多问题的思考,中国动漫产品怎能出现与美、日相抗衡的不朽之作?

“先上马,后加鞭”的苍白与薄弱

有专家指出,动漫热,热在了影视产品制作、技术人才培养和周边产业开发上,而对于动漫理论的研究显然没有跟上热闹的步伐——作品质量普遍不高,尚没有领军者出现,折射出的便是我们在动漫理论上的苍白和薄弱。

一方面,出于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催生了动漫高等教育急速扩张,但现有动漫相关专业大都伴随高校的院校调整、扩大招生而出现,理论不足显而易见——缺乏统一认知,各院系自己编写教材或直接借助于翻译国外的做法,导致有些院校的动漫专业被扣上了“职业培训”的帽子。中国美协主席靳尚谊说,在诸多文化产业中,动漫是最容易产业化的,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大,造成各高校设计学院动画专业乃至动画学院应运而生,规模大、发展快、新人多、质量参差不齐是它们的共同特征。新近成立的中国美协动漫艺委会主任袁运甫则用“先上马,后加鞭”来形容这种现象。他说,无论技术力量成熟与否,师资队伍建设是否完备,纷纷开设动漫专业,使得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比起市场,学术上无序的自由竞争状态,更加令人担忧。”

动漫缺乏强有力理论支撑的另一现象是评论批评严重缺失和学术著作十分匮乏。“动漫是漫画和动画的结合体,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专家在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还有待时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吴冠英说,既对传统没有精准把脉,又缺少创作经验,对动漫语言陌生,是众多从业者乃至动漫专业教师的通病,因此真正能够把握行业整体情况,进行深层次理论评析与反思的理论家寥寥无几。

除了数量不足外,现有动漫业文论还存在着较为肤浅的局面——或以资料的收集、整理及介绍为主要内容,或局限于对作品、形象的审美归纳,或集中分析市场产业策略,文章观点大都趋同,专著书籍也往往流于形式,缺乏个人独到的见解,特别是缺少对业界热点现象的深入评析和专题性研究,偶尔出现了深度文章却很难系列性地持续下去。专业院校中动漫类学术性刊物也几乎是一片空白,理论声音无从发出。

在历史断层中进行文化对接

如今,动漫业在文化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引导处于跃升中的中国动漫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问题便提上日程,必须从理论这一动漫产业链的源头出发,大力建构中国动漫学术氛围的呼声愈加响亮。

鉴于当前很多从业者对引进动画盲目甚至麻木崇拜,对传统文化观念淡忘的现象,在历史断层中进行文化对接也是十分必要的。袁运甫说,技术手段的大发展永远代替不了艺术上的沉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辉煌不应忘记,因此对老一辈动画人案头工作的经验进行总结,组织关于他们艺术成就的展览,相信会给中国动漫业带来更多启示,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道路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照。

针对当前各高校动漫教材系统性、本土化不强的问题,学科领域的完善和提升显得更为迫切。贺万里认为,动漫理论建设可以从5个领域展开:对动漫画制作与创作实践进行系统化概括的动漫技法理论,包含动漫艺术特征、功能与制作规律等在内的动漫基础原理,系统整理与研究中外动漫发展历史的动漫史论,从审美学高度研究动漫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与美术、音乐、电影的关系、动漫形态与特性等问题的动漫美学,以及探讨各国动漫风格流派、语言特征、民族特性等内容的动漫比较研究。

文化产业不仅仅需要市场经营,而是始终应以文化为核心。中国美协动漫艺委会副主任庞邦本说,中国动漫理应具有民族文化精神,鲜明的艺术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只有在学术引领下,才能真正在新世纪全球化境遇下打造动漫的“中国学派”。


·上一篇文章:2008CIGE:展望亚洲画廊新视野
·下一篇文章:艺术创作有没有底线?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除部分特别声明不要转载,或者授权我站独家播发的文章外,大家可以自由转载我站点的原创文章,但原作者和来自我站的链接必须保留(非我站原创的,按照原来自一节,自行链接)。文章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
※ 用 户 登 陆
登录模块加载中...
※ 艺 术 顾 问
 
※ 名 家 题 匾
更多   

本站网络实名、通用网址: 中国书画网 网址:http://www.ltsf.com 所有信息未经过允许严禁转载
《中国书画网》总编辑: 祝人良 邮编:312000 电子邮箱: zgsfw@163.com
总编室电话:0575-85871084 艺术支持:兰亭书画研究院 技术支持: 华慧科技
浙ICP备 05027670 号 中国书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