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系统 >> 新闻中心 >> 正文

“鉴宝”类节目缺少规范遭到不少文物专家抵制

来源: 录入时间:07-09-16 23:29:47

(民间收藏)

  由于缺乏相关的监督约束机制,处在一线的鉴定人员几乎只剩道德约束这最后一道防线了

  盛世兴收藏。我国民间文物收藏队伍已接近7000万人,民间文物收藏市场正展现勃勃生机。但《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期在采访中了解到,伴随着市场的飞速发展,民间文物鉴定行业亟待规范,一些机构和个人利用人民群众迫切需要了解所藏文物真假与价值的诉求,过分追求商业化,甚至非法牟利,严重影响了文物收藏和市场交易的健康发展。目前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中央领导和业内专家的关注。

  文物专家不堪“鉴宝”类电视节目“恶搞”

  本刊记者在京津两地采访时了解到,不少专家和群众对目前社会上个别收视率颇高的“鉴宝”类电视节目深恶痛绝。一位国家鉴定委员会委员告诉本刊记者,他曾被邀参加过某电视台的鉴宝节目,上节目前曾被暗示要把一张在拍卖会上估价10万元而流拍的字画估出70万元的价格。“这种做法干扰了市场的正常秩序,也助长了老百姓的投机、暴富心理。”这位专家愤怒地说。

  一位在国家级博物馆工作的研究员有一次被一家电视台收藏栏目的工作人员邀请去参加节目,并被要求在参加节目时故意抬高标的物的价格。这位专家当即拒绝并提出批评,但对方却回答说“我们这是娱乐,不用那么认真吧”。

  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最近完成了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国文物鉴定情况调查”。调查报告指出,目前国内荧屏上至少活跃着十几档收藏类节目。其中一些节目为了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而怂恿参与节目的专家为藏品开出不实天价,很大程度上误导了老百姓。以编织财富故事、炒作文物市场价值为目的的个别“鉴宝”类电视节目为民间文物鉴定帮了倒忙。

  一位在文物界的工作者向本刊记者反映,“我父亲自从看上了一个鉴宝类节目,就像着了魔似的整天搜罗一些古旧物,总想着哪天能一夜成了宝贝,我给他说什么都听不进去。”他呼吁,政府应尽快采取措施消除这种不良影响。

  据记者观察,目前已经有不少文物专家都抵制参加类似的鉴宝类节目,但这类节目仍然非常红火。一位国家鉴定委员会的委员表示,这类节目的火爆从另一方面反映出老百姓对文物收藏知识的渴求和当前可信赖的民间文物收藏咨询服务的匮乏。

  民间文物鉴定机构泛滥

  由于制度的原因,我国文博系统内的文物鉴定机构和专家资源大多对内不对外,私人收藏者在有鉴定需求时往往无处觅权威。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社会文物处处长王莉说:“国家文物局几乎每天都能接到群众打来的电话,要求帮助鉴定手里的文物,但我们只能介绍他们到地方的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会等机构。”

  目前各地的这些正规机构都是以国有文物的鉴定为主要业务,除了在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特定时间免费向老百姓提供咨询外,其他时间根本无暇顾及民间文物的鉴定,更谈不上主动地、有组织、有专人、成系统地向社会提供服务。

  近年来,随着民间收藏队伍的壮大,民营性质的民间文物鉴定机构发展迅猛,对满足群众需求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准入门槛低、又缺乏法律监管,不少民营鉴定机构在利益驱使下四处开花。专家反映,从国子监到雍和宫一公里路就有四个鉴定机构,高碑店每公里就有十个。

  中国文物信息中心此次调查的80余家文物鉴定中介机构中,有的经过工商管理部门注册,有的自称经过文物主管部门批准,还有许多鉴定中介机构既不具备相应条件又未经过合法审批,却“大大方方”地开展鉴定业务。部分机构从事民间文物鉴定的人员构成很不规范,他们当中有“自学成才”的收藏家,有仅在社会上某鉴定培训班学习过几天而取得“结业证书”的非专业人员,也有个别国家和地方文物鉴定委员会的成员以各种方式从事商业性的民间文物鉴定业务。这些鉴定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职业道德素质也高低不齐,造成民间文物鉴定的收费标准、定级标准、鉴定流程等差异悬殊且难以保障鉴定的质量,因鉴定而引起的民事纠纷频频发生。

  浏览互联网,各种文物鉴定机构层出不穷,所谓的文物鉴定师培训也比比皆是,有的短期班,把文物鉴定划为核心课程,五天就能颁发“职业岗位培训证书”。

  鉴定机构泛滥的同时,鉴定证书也越来越变味。本刊记者日前在走访北京古玩城时发现,鳞次栉比的古代陶瓷专卖店里,摆放着数目惊人的号称“古瓷”的商品,当记者询问能否“保真”时,不少店家告知“两千块钱给你开个鉴定证书”。

  目前我国法律法规中,对民间收藏文物鉴定证书的法律责任没有明确规定,给一些牟取不法利益的投机者以可乘之机,社会危害严重。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红山文化研究专家郭大顺估计,国内外市场上流通和私人收藏的所谓“红山文化玉器”数以万计,而实际上真品不超过500件,绝大部分都收藏在国有博物馆里。大量赝品充斥市场,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流通秩序。
民间文物鉴定活动监管缺位

  受访的专家指出,由于文物收藏专业性非常强,收藏者和卖家的信息不对称,藏品在流通过程中的鉴定评估尤为关键,但由于缺乏相关的监督约束机制,处在一线的鉴定人员几乎只剩道德约束这最后一道防线了。

  2006年底,北京的一位张姓收藏者向国家文物局举报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孙某某打着“国家权威”的旗号开具虚假鉴定证书欺骗群众。这位举报人先后将自己从游贩手里购买的27件瓷器送到在北京古玩城“坐堂”咨询的孙某某处进行鉴定,其中14件被鉴定为真品,还有3件被鉴定为“极有价值的元青花”。张先生为此支付了高达2.5万元的鉴定费。

  然而当张先生把被开具证书的瓷器拿到北京嘉德、华辰等拍卖公司时,却全部被拒收。另请其他多位权威专家鉴定后被告知“全是新仿的赝品,年头还不如你岁数大。”而当张先生联合其他受害者欲与孙某某对簿公堂时,孙却堂而皇之地称“我就是这么看的,这是学术争论。”

  国家文物局调查后认定,举报事实确凿,于2007年1月将孙某某从“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解聘。由于目前对民间文物鉴定证书的法律责任不明确,这类民事纠纷往往不了了之。本刊记者日前走访北京古玩城时发现,孙某某竟然仍在上班。

  接受采访的有关专家指出,当前民间文物鉴定活动缺乏监管,已经直接危害到消费者的个人利益。一些不规范的鉴定机构和个人为吸引人气,颠倒是非,制造民间处处是宝贝的假相,向大众灌输一夜暴富的投机心理,极大地歪曲了文物收藏的意义,起到负面的社会教育作用。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收藏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文物保护。

  此外,不规范的鉴定市场,也给文物非法流通带来了可乘之机。由于监管缺位,政府对民间文物流通的具体情况、合法性也就很难掌握,长远发展下去将造成国家收藏和民间收藏的脱节,特别是影响到政府打击文物非法流通工作力度。

  专家呼吁建立严格制度规范文物鉴定市场

  本刊记者获悉,民间文物鉴定市场的混乱局面已经引起中央领导和专家的关注。不少专家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管理法规,对民间文物鉴定活动进行规范,遏制欺骗行为的发生,维护市场健康发展。

  国家鉴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文物出境鉴定站站长李凯对本刊记者表示,当前以文物系统内部资源向社会提供鉴定服务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而民营性质的鉴定中介机构却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并已经形成规模,开始要求得到合法地位和平等权力,它们对政府部门加强管理、规范市场也有着强烈的期盼。

  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认为,由于缺乏统一的认证、管理和制约,使大量不具备基本条件、也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行为责任的机构和个人进入文物鉴定市场,是造成当前民间收藏文物鉴定市场秩序混乱的主要原因。政府有关部门应在出台相应管理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社会文物鉴定资质认定”机制,把好“准入”关,并通过法律监督和信用机制对民间文物鉴定行为进行制约。

  国家鉴定委员会的一位陶瓷专家指出,在行业内部事关公共利益、涉及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专业技术工作领域实行资质认证、持证上岗制度,是现代公共管理的普遍模式和发展方向。民间文物鉴定活动越来越多地关系到老百姓的权益和财产安全,依法建立相应的准入制度势在必行。

  多位受访专家指出,鉴定工作同时也是统计工作,通过建立完善的鉴定制度,不仅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而且可以为我们掌握民间文物资源,遏制非法文物流通带来巨大帮助。将来随着鉴定登记工作的规范,我们对民间文物流通的情况将具有更准确的了解,做到真正认清家底。
作者:刘畅 张舵    2007年09月03日14:13    来源 : 瞭望

·上一篇文章:韩美林:没有文化的文化是可怕的
·下一篇文章:艺术创作有没有底线?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除部分特别声明不要转载,或者授权我站独家播发的文章外,大家可以自由转载我站点的原创文章,但原作者和来自我站的链接必须保留(非我站原创的,按照原来自一节,自行链接)。文章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
※ 用 户 登 陆
登录模块加载中...
※ 艺 术 顾 问
 
※ 名 家 题 匾
更多   

本站网络实名、通用网址: 中国书画网 网址:http://www.ltsf.com 所有信息未经过允许严禁转载
《中国书画网》总编辑: 祝人良 邮编:312000 电子邮箱: zgsfw@163.com
总编室电话:0575-85871084 艺术支持:兰亭书画研究院 技术支持: 华慧科技
浙ICP备 05027670 号 中国书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