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醉打蒋门神 关 良 朱屺瞻 合作
艺术家黄苗子留下了一本《画坛师友录》,描画了半个多世纪以来艺术大师们的音容笑貌和艺术界的鲜活画面,而朱屺瞻和关良长达50余年的友谊,可谓20世纪中国画坛的另一段佳话。由朱屺瞻艺术馆主办的朱屺瞻与关良艺术展,不仅展出了两位艺术大师的合作作品以及一些珍贵的历史照片,同时展出朱屺瞻和关良各自的佳作数幅,在向观众勾画两位艺术大师真挚友谊的同时,也将呈现他们跨越中西,回归传统后创造的艺术臻境。
20世纪远渡重洋学习西洋美术的青年当中,1917年赴日的朱屺瞻和关良当时还并不起眼,虽然去日本时都拜在同一位老师——藤岛武二的门下,但彼此却并不相识,那时的朱屺瞻25岁,关良17岁。朱屺瞻因为家庭原因仅在日本学习数月就返回了上海,而关良则在日本一直学习至1923年才回国。巧合的是,关良此后长期在上海美专任教,而朱屺瞻曾在美专学习,并在赴日留学前已经在美专任教师近4年,此后也一直与美专的各位同仁保持着密切的交往。1934年,两位画家在美专相识,从此铺陈开日后影响中国现代美术史的艺术人生。
朱屺瞻在日本学习,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西方的野兽派、印象派,而关良仰慕的画风是印象派和后印象派,这成为影响他们日后艺术变法的重要因素。虽然他们的艺术最初都不为人所理解,关良的戏曲人物曾被许多人批评“形不准”,殊不知关良求的是近似儿童画的“稚拙”味;朱屺瞻虽然学习了素描、油画,但画画却很随性,让人感觉很野,在美专时期,朱屺瞻的好友之一潘玉良就不客气地批评他的画“野”,但朱屺瞻却不以为然的答道“求其意”。虽然1937年关良先到昆明,后又到四川等地,在这期间两人不可能联系很多,但1960年上海中国画院建立以后,两人同为画院画师,还同为上海文史馆馆员,在一起切磋的机会很多,有时常一起合作作品,关良画人物,朱屺瞻配景;因脾性相投,外出写生时也常在一起活动。
早年醉心于油画,但最后却回归中国水墨传统,朱屺瞻大胆引印象派、野兽派的色彩入中国画,开创了一片天真烂漫的色彩世界,创造了新中国画的新图式;关良则以其对戏曲人物神韵的深刻把握和出彩表现,成为中国戏曲人物水墨画的开创者——毋宁说这种回归正是朱屺瞻和关良各自对中西艺术的超越,这种超越相反使得二人的艺术显得深沉而又别出新意。两人的艺术不约而同地追求着“拙”,只不过朱屺瞻是“朴拙”,关良是“稚拙”,不知道是否正是因此而“心有灵犀”才留下了后来的许多协力之作?无论后人如何勾画朱屺瞻和关良之间的交往,毫无疑问的是,两位艺术大师的交往及其艺术之间的相互影响,肯定比我们目前所知的更宽广、深入。关良甚至曾专门为朱屺瞻的幼子绘制一本册页,朱屺瞻的家人十分珍视这本册页,至今仍然保存,两人关系可见一斑。两位已故老友的艺术联展恰如故友重逢,让后人得以重温他们珍贵的情谊并欣赏他们卓尔不群的艺术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