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已无吴冠中 世间永留吴冠中
来源:新华网 2010-06-28
一代美术大师吴冠中溘然离世!
很多人在接受采访中表示,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中,吴冠中的作用和影响力无人替代,他的艺术风格和人文精神是永存的。
吴冠中开放。他常有惊世骇俗的言论,如“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艺术为视觉服务”“形式决定内容”“现在文盲不多,但美盲不少”等观点至今影响着中国美术的发展进程。“用世界语言讲中国故事”,注重传统与现代的转换连接,注重东方与西方结合,这可能是吴冠中留给中国美术界最为宝贵的遗产。
吴冠中爱生活。他曾说自己的画都有生活的母体,要“内心有感受”才动笔。吴冠中说过,当年自己就是听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觉得“心有戚戚焉”,才下定决心从法国回来。文革中,吴冠中被下放河北农村劳动改造,每逢闲暇,他就带着学生背上粪筐,里面放上画箱到村子周围写生作画,戏称为“粪筐画派”,而大家从粪筐中竟也收获不少得意之作。1989年时,70高龄的吴冠中在山西农村一呆就是一星期,白天写生顾不上吃饭,晚上才就着白开水啃窝窝头,并自诩为沙漠中的骆驼。
吴冠中深刻。他曾给学生们立过两条规矩:绘画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画有自己个性的画。他对于如何看待西方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有过言简意赅的总结:古典艺术是教技术,现代艺术是教审美,当代艺术就是当代思想。在其弟子、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部委员王秦生眼中,吴冠中以自己敏锐的思想引领了中国美术界的风气之先,把中国画的现代化和油画的民族化、本土化推向了新的高度——他是中国美术的先行者。
吴冠中爱学生。1991年,吴冠中为中央工美和北京艺师的13个学生办集体画展,对每个学生的作品都亲自点评指导,广为推介。时人评论称,吴冠中不是办画展,而是“嫁女儿”。
吴冠中有风骨。他推崇鲁迅“不做空头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观点,三个儿子无一学画。临终前,他为子女挑选了几幅画作为纪念,其他的全部捐给国家。他的遗嘱专门提出,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甚至连骨灰也不愿留。有人说,吴冠中这一代知识分子,延续了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精神。
世间已无吴冠中。世间永留吴冠中,我们可以在他的画作中体察他的风骨,追寻他艺术中不死的灵魂。(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