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系统 >> 名家在线 >> 正文

汪大文:用中国画征服纽约

来源: 录入时间:08-08-22 09:22:55

汪大文承认,当时自己的作品“在色彩上更为大胆,也更符合西方人的审美”。尽管画的仍是传统的荷花、观音,但无论色彩还是笔墨,都有了许多“中西结合”的韵味……

  一年时间没有见到汪大文,没想到这位当年在海上画坛颇为著名的女画家竟然头发全花白了!在她位于上海苏州河畔的画室“神石轩”,墙上正挂着一幅刚完成不久的《牡丹》,富有文采的画家在上面题了一首小诗,颇能道出其中的“奥妙” :“我本无意画牡丹,随手写得富贵来。原想随花寻桃源,却应春宴赴瑶台。红尘碌碌总是梦,丹青款款诉情怀。只须留住童心在,已白双鬓笑灿烂。”


  “我的人生就像一个圆,在外转了24年,如今又到起点。”汪大文举起手划了个圈,微笑着说道,脸上带着淡然与慈祥,仿佛自己笔下的观音一般。


  程门立雪绘丹青


  汪大文从小就与绘画有缘。如今93岁仍精神矍铄的母亲丁静影,当年曾是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图案系第一届的毕业生。在家庭的影响下,汪大文自然而然地拿起了画笔,先是拜著名画家钱瘦铁、唐云两位老师学画,后来又进了少年宫进修,她的作品还曾经作为礼物送给班禅、苏加诺等领导人。1960年,刚成立不久的上海中国画院准备招收5名青年学员,采取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办法,继承国画艺术。汪大文很幸运地被选中了,而她的授课老师正是程十发。


  “那时我18岁,老师也只有38岁。第一次见到老师,他的两道眉毛又浓又黑,只要眼睛稍微一抬,我就吓得赶紧低头。”


  从1960年到1963年,在程十发全面、细致的培养下,汪大文掌握了扎实的笔墨技巧与写生手段。“文革”结束后,汪大文过了一段“颇为幸福的生活”,她几乎天天伴随在程十发老师的身边,从内蒙到洞庭,从黄山到北京……聪明的她看老师挥毫作画,细致耐心地模仿老师的作品,从中学到了许多笔墨技巧与构图方法,画技大进,一度学得几可乱真。一时间,荣宝斋、朵云轩等纷纷前来订画,日子过得宽松舒适。


  初到美国的日子


  “如果当初我留在国内,或许我的风格永远就是模仿老师的。当时甚至有很多人说:汪大文专门造程十发的假画。” 汪大文并没有这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自1981年起,年过40的汪大文带着自己10岁不到的儿子离开了大陆,辗转于美国、香港等地,在异乡开始了自己新的起步,至今已整整24年。当初的这个决断使女画家承受了很大压力,但回头看来,她的确成功了:无论在香港还是在纽约,汪大文始终很活跃。创作精力旺盛的她时而画荷花,时而画观音,时而又画起了牡丹 ……每次拿出的作品都令人耳目一新,甚至得到了众多西方人的喜爱与追捧。


  教美国人画中国画


  尽管汪大文已经小有成就,但毕竟,其作品的主要欣赏者依然是居住在美国的华人。若要得到美国本土艺术圈的认可,谈何容易。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西方人根本不能理解传统中国画的审美韵味。在美国,很少有收藏中国画的专门机构或收藏家。苏富比等著名拍卖行常常无法对中国画的价值、真伪做出准确估价。即使是中国古画的拍卖,也纯粹作为“文物拍卖”,而并非“艺术品拍卖”。


机缘凑巧,汪大文遇上了王少陵。这位当年曾是徐悲鸿好友的老人根本与汪大文素不相识。一天,汪大文接到了王少陵先生的电话,“你是汪大文么?我看了你的画很激动!画得非常好!我们能见见面么?”相遇之后,王少陵告诉汪大文,自己是“华美协进社”的美术老师,多年来一直从事传统中国画在美国人中的传播。如今,年迈的他很愿意将自己的职位让给汪大文,让汪大文来执教美国学生。“这对我是根本无法预料的意外之得!”汪大文介绍,“华美协进社”是

|<< << < 1 2 3 > >> >>|

·上一篇文章:瞧不上张大千 陈丹青:"实在读不下去雨果"
·下一篇文章:吴冠中,较真的老头儿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除部分特别声明不要转载,或者授权我站独家播发的文章外,大家可以自由转载我站点的原创文章,但原作者和来自我站的链接必须保留(非我站原创的,按照原来自一节,自行链接)。文章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
※ 用 户 登 陆
登录模块加载中...
※ 艺 术 顾 问
 
※ 名 家 题 匾
更多   

本站网络实名、通用网址: 中国书画网 网址:http://www.ltsf.com 所有信息未经过允许严禁转载
《中国书画网》总编辑: 祝人良 邮编:312000 电子邮箱: zgsfw@163.com
总编室电话:0575-85871084 艺术支持:兰亭书画研究院 技术支持: 华慧科技
浙ICP备 05027670 号 中国书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