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术学院学生郑敏创作的王小波裸体雕塑"横空出世"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文化界和艺术界极大的反响。该雕像曾获邀参加本月举行的上海国际雕塑年度展,但因王小波家人强烈反对,最终将无法公开展出。而却由此发了"王小波裸体雕塑风波",此事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昨日,大洋记者采访了郑敏,他以平淡的口吻讲述了这起"王小波裸体雕塑风波"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幕后故事。
是别人在炒作我吧
初次见郑敏,觉得他学生气十足。但详谈下来发现,他的看法比很多人要成熟。对于有批评指郑敏想一夜成名,用"王小波"的裸体炒作自己,郑敏笑了笑说:"他们觉得这是我炒作,但可能是其他人在炒作我吧。"
他表示,做雕像的时候根本没去想这些事情,而对于别人的误会,郑敏也觉得无所谓。"你有没想过站出来澄清'我不是这样的'?"记者问道,郑敏淡淡地摇摇头,"我想没必要。我做雕塑是希望通过一层层的展览被大家认识,并不是通过炒作。"
"两人"共同决定"裸"
当被问到为什么要做裸体雕像时,郑敏表示裸体更加能表现王小波"直"的思想。他认为,决定雕塑的裸体有两个因素。一个是作者的因素,另一个是雕塑的主角的因素。首先一直以来接受造型艺术的熏陶,郑敏了解人体是最干净,最美的,在创作时他会考虑裸体是否会更美。另外,这次雕塑的人是一个直爽的人,因此想通过最直白的形式表现王小波最"直"的一面。
郑敏还腼腆地对记者说,他觉得自己与王小波有点相似,外表都有点害羞、内向,但内心是热情率直的,不拘泥于传统。所以他读王小波的小说能产生思想共鸣,得到精神上的解脱,这是创作他雕像的原因。而王小波直白且干净、天马行空的语言让郑敏印象最深。"既然他的小说可以如此直白地描写,那创作他的雕塑也可以直白地展现他的身体。"郑敏说。
我欣赏反对的意见
在制作王小波雕像的过程中,郑敏曾把一些照片放在"王小波门下"论坛上。网友们议论纷纷,其中有两位网友的话让郑敏印象深刻。一个网友说:"难道王小波那种直白的思想一定要用身体去表现吗?"另一个网友则认为,郑敏这个雕塑是跟王小波书里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这两种观点刚好针锋相对。
该论坛随即发起网友调查,结果有41%网友反对雕像展览,而有44%的人则支持郑敏。他乐观地认为这就证明大多数人是赞同的。而对于不接受裸体雕像的反对意见,郑敏觉得很有意思,"如果我做一件事情大家都赞同就没趣了,我很欣赏他们的反对意见。"他认为有人反对自己作品对他来说是好事。
"坐在地上的骑士"不被理解
郑敏在博客上描述王小波雕像时说到:"他是一个坐在地上的骑士,一个自由的人"。"为什么是这个骑士坐在地上呢?"记者很好奇。郑敏解释到,广州雕塑院的唐大禧老师曾创作了一个骑在马上的裸体雕塑,而自己这次创新该有所创新。
而王小波的夫人李银河女士也认同这一点。郑敏就雕像的事征询了李银河的意见,并向其借了王小波的生活照。随后,这尊王小波雕塑获邀参加上海国际雕塑年度展,郑敏在得到李银河的认可后答应参展。
可惜后来裸体雕像遭到王小波的母亲和姐姐的反对,主办方迫于压力和肖像问题,最终没让这尊雕塑参展,改为收藏。"我能理解他们的看法。"郑敏很坦然。"他们不理解我的作品,是因为他们接受的是中国传统美的教育,可能觉得裸露很丑。而我学的造型艺术讲究真即是美,这又跟传统不一样了。"
怎能放弃自己的"语言"
这次的风波已经过去,现在的郑敏恢复了平静,"可能就像我妈妈说的,很多事情不是想象中那么好。"之前他因为失去了难得的参展机缘而感到难过、失落,但现在从郑敏的眼里,记者已看不到挫败感,相反他流露出对未来的坚定。
"我以前认为艺术家应该自我,像王小波一样特立独行。但经过这件事我会懂得去关注社会大众对艺术接受的能力。一个作品怎样可以出格但又不招人反感,是我思考的方向。这也是我毕业论文的题目。"但谈到为迎合大众而去创作,郑敏坚决地否定,"做事纯粹为获得别人理解,就失去没意义了。尤其是艺术。"
郑敏告诉记者,他发现画画会忘记烦恼和痛苦,所以他选择艺术。而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做一件不喜欢的事情要快乐很多。所以从广美毕业后,他将到中央美院当曹晖老师的助手,继续学习。无论将来怎样,他都坚持走创作的道路,"我不会放弃搞雕塑。因为它是我的语言,像作家的文字和画家的画一样,我怎么可能放弃我的语言呢?"
对话郑敏:每个细节都让他感觉很爽
记者(下简称记):你是根据自己对王小波的印象创作雕塑的?郑敏(下简称郑):是。我从我的角度看到王小波是这样的,但我看到的是片面的,也只能是片面的。这可能与王小波家人了解的全面的王小波有冲突吧。
记:为什么手脚的肌肉做得如此分明?郑:王小波的小说注重细节描写,我塑造它的手脚就像在写他的小说,每一个小小的细节都是他小说里的一个情节。我收集了很多材料,就脚的图片就有这样一本。(拿出一叠资料)
记:他的手为什么是这个姿势?郑:我不是刻意的。他的右手是半张开,随意地放着,是从他一张照片上看到的,是一个开放的姿势。但左手是缩起来,捂着的,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展露出来让别人看,表达他的一种矛盾心理。他的手应该让人想到很多东西。
记:脚为什么要叉开?郑:这个是处于构图的考虑。从正面看雕像,视觉的关注点就会从脚一下子聚焦到头(用力地比划着三角形)。
记:他的背很弓,有点驼背吗?郑:我做小稿的时候没这么弓,你看(拿出小稿),但后来定稿就这么弓了。老师也说这样太像驼背了,但我觉得这样可以表现他的疲惫。
记:肚子上的皱褶为什么要这么明显?郑:也是表现他的疲惫。
记:为什么觉得他很疲惫?郑:网上很多人认为他是累死的,他其实写作很疲惫。他要是按时休息、珍惜身体,可能不会早死。这样警醒了我不能太累。
记:为什么他的表情是这样?眼睛要看左前方?郑:你觉得他的样子很愁眉苦脸吗?(不会呀!)但很多人看了照片都有这种感觉,所以看实物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个表情我印象最深刻,鼻翼的肌肉往上提、嘴巴微微张开,露出牙齿,眼睛淡淡地看前面,有点不屑,是他最常见的表情。
记:手好像比正常人体的比例要大些,你刻意的吗?郑:刻意的。如果雕塑作品把手做成正常大小,会显得像小爪子。凡是做人体雕塑,都习惯把手做大些,这样冲击力会强烈很多。
记:你做到哪个步骤觉得这个雕像要"裸"?郑:做得差不多的时候,想给他做条"裤子"或加个什么遮挡物的时候,觉得怎么加都不合适,还是决定不加了。当时我征询了导师的意见,我的系主任林国耀老师也认为这样合适。
记:你觉得这样裸体最能表现王小波思想的解脱?郑:我个人认为是吧。大家读了他的作品都感觉很轻松,很爽。这就是思想的解脱。我在做雕像每一个细节都感觉自己在思维,有塑造的乐趣。甚至做好一颗牙齿也觉得很爽。
记者手记
记者要求和郑敏以及他的王小波雕像合照,他高兴地答应了。我们站在这尊"巨人雕像"旁边显得有点单薄。这也许就是艺术强烈的冲击力。看着雕像,郑敏不再有失落感,"如果我有机会办个展,我一定将这件毕业作品堂堂正正地展出。"他的眼中充满了对艺术的执着。
采访结束后,郑敏领记者到广美校道旁的草地,这里是"陈列"雕塑作品的地方。毕业生的优秀作品被摆放在这里,但这些"优秀"的作品却每天被日晒雨淋,色彩一天天褪去。郑敏问了记者一个问题:"你觉得这些雕像和我们这些学生是否相似?"记者呆了。
这是个可怕的想法,但的确难免如此。郑敏说,念艺术的人太多了,但真正能搞艺术的有多少,成功的又有多少?艺术专业的学生似乎只有两条路:登上大雅之堂,或被遗忘在一角默默无闻。但无论结果如何,他将继续走自己的艺术道路。
"两人"共同决定"裸"
当被问到为什么要做裸体雕像时,郑敏表示裸体更加能表现王小波"直"的思想。他认为,决定雕塑的裸体有两个因素。一个是作者的因素,另一个是雕塑的主角的因素。首先一直以来接受造型艺术的熏陶,郑敏了解人体是最干净,最美的,在创作时他会考虑裸体是否会更美。另外,这次雕塑的人是一个直爽的人,因此想通过最直白的形式表现王小波最"直"的一面。
郑敏还腼腆地对记者说,他觉得自己与王小波有点相似,外表都有点害羞、内向,但内心是热情率直的,不拘泥于传统。所以他读王小波的小说能产生思想共鸣,得到精神上的解脱,这是创作他雕像的原因。而王小波直白且干净、天马行空的语言让郑敏印象最深。"既然他的小说可以如此直白地描写,那创作他的雕塑也可以直白地展现他的身体。"郑敏说。
我欣赏反对的意见
在制作王小波雕像的过程中,郑敏曾把一些照片放在"王小波门下"论坛上。网友们议论纷纷,其中有两位网友的话让郑敏印象深刻。一个网友说:"难道王小波那种直白的思想一定要用身体去表现吗?"另一个网友则认为,郑敏这个雕塑是跟王小波书里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这两种观点刚好针锋相对。
该论坛随即发起网友调查,结果有41%网友反对雕像展览,而有44%的人则支持郑敏。他乐观地认为这就证明大多数人是赞同的。而对于不接受裸体雕像的反对意见,郑敏觉得很有意思,"如果我做一件事情大家都赞同就没趣了,我很欣赏他们的反对意见。"他认为有人反对自己作品对他来说是好事。
"坐在地上的骑士"不被理解
郑敏在博客上描述王小波雕像时说到:"他是一个坐在地上的骑士,一个自由的人"。"为什么是这个骑士坐在地上呢?"记者很好奇。郑敏解释到,广州雕塑院的唐大禧老师曾创作了一个骑在马上的裸体雕塑,而自己这次创新该有所创新。
而王小波的夫人李银河女士也认同这一点。郑敏就雕像的事征询了李银河的意见,并向其借了王小波的生活照。随后,这尊王小波雕塑获邀参加上海国际雕塑年度展,郑敏在得到李银河的认可后答应参展。
可惜后来裸体雕像遭到王小波的母亲和姐姐的反对,主办方迫于压力和肖像问题,最终没让这尊雕塑参展,改为收藏。"我能理解他们的看法。"郑敏很坦然。"他们不理解我的作品,是因为他们接受的是中国传统美的教育,可能觉得裸露很丑。而我学的造型艺术讲究真即是美,这又跟传统不一样了。"
怎能放弃自己的"语言"
这次的风波已经过去,现在的郑敏恢复了平静,"可能就像我妈妈说的,很多事情不是想象中那么好。"之前他因为失去了难得的参展机缘而感到难过、失落,但现在从郑敏的眼里,记者已看不到挫败感,相反他流露出对未来的坚定。
"我以前认为艺术家应该自我,像王小波一样特立独行。但经过这件事我会懂得去关注社会大众对艺术接受的能力。一个作品怎样可以出格但又不招人反感,是我思考的方向。这也是我毕业论文的题目。"但谈到为迎合大众而去创作,郑敏坚决地否定,"做事纯粹为获得别人理解,就失去没意义了。尤其是艺术。"
郑敏告诉记者,他发现画画会忘记烦恼和痛苦,所以他选择艺术。而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做一件不喜欢的事情要快乐很多。所以从广美毕业后,他将到中央美院当曹晖老师的助手,继续学习。无论将来怎样,他都坚持走创作的道路,"我不会放弃搞雕塑。因为它是我的语言,像作家的文字和画家的画一样,我怎么可能放弃我的语言呢?"
对话郑敏:每个细节都让他感觉很爽
记者(下简称记):你是根据自己对王小波的印象创作雕塑的?郑敏(下简称郑):是。我从我的角度看到王小波是这样的,但我看到的是片面的,也只能是片面的。这可能与王小波家人了解的全面的王小波有冲突吧。
记:为什么手脚的肌肉做得如此分明?郑:王小波的小说注重细节描写,我塑造它的手脚就像在写他的小说,每一个小小的细节都是他小说里的一个情节。我收集了很多材料,就脚的图片就有这样一本。(拿出一叠资料)
记:他的手为什么是这个姿势?郑:我不是刻意的。他的右手是半张开,随意地放着,是从他一张照片上看到的,是一个开放的姿势。但左手是缩起来,捂着的,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展露出来让别人看,表达他的一种矛盾心理。他的手应该让人想到很多东西。
记:脚为什么要叉开?郑:这个是处于构图的考虑。从正面看雕像,视觉的关注点就会从脚一下子聚焦到头(用力地比划着三角形)。
记:他的背很弓,有点驼背吗?郑:我做小稿的时候没这么弓,你看(拿出小稿),但后来定稿就这么弓了。老师也说这样太像驼背了,但我觉得这样可以表现他的疲惫。
记:肚子上的皱褶为什么要这么明显?郑:也是表现他的疲惫。
记:为什么觉得他很疲惫?郑:网上很多人认为他是累死的,他其实写作很疲惫。他要是按时休息、珍惜身体,可能不会早死。这样警醒了我不能太累。
记:为什么他的表情是这样?眼睛要看左前方?郑:你觉得他的样子很愁眉苦脸吗?(不会呀!)但很多人看了照片都有这种感觉,所以看实物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个表情我印象最深刻,鼻翼的肌肉往上提、嘴巴微微张开,露出牙齿,眼睛淡淡地看前面,有点不屑,是他最常见的表情。
记:手好像比正常人体的比例要大些,你刻意的吗?郑:刻意的。如果雕塑作品把手做成正常大小,会显得像小爪子。凡是做人体雕塑,都习惯把手做大些,这样冲击力会强烈很多。
记:你做到哪个步骤觉得这个雕像要"裸"?郑:做得差不多的时候,想给他做条"裤子"或加个什么遮挡物的时候,觉得怎么加都不合适,还是决定不加了。当时我征询了导师的意见,我的系主任林国耀老师也认为这样合适。
记:你觉得这样裸体最能表现王小波思想的解脱?郑:我个人认为是吧。大家读了他的作品都感觉很轻松,很爽。这就是思想的解脱。我在做雕像每一个细节都感觉自己在思维,有塑造的乐趣。甚至做好一颗牙齿也觉得很爽。
记者手记
记者要求和郑敏以及他的王小波雕像合照,他高兴地答应了。我们站在这尊"巨人雕像"旁边显得有点单薄。这也许就是艺术强烈的冲击力。看着雕像,郑敏不再有失落感,"如果我有机会办个展,我一定将这件毕业作品堂堂正正地展出。"他的眼中充满了对艺术的执着。
采访结束后,郑敏领记者到广美校道旁的草地,这里是"陈列"雕塑作品的地方。毕业生的优秀作品被摆放在这里,但这些"优秀"的作品却每天被日晒雨淋,色彩一天天褪去。郑敏问了记者一个问题:"你觉得这些雕像和我们这些学生是否相似?"记者呆了。
这是个可怕的想法,但的确难免如此。郑敏说,念艺术的人太多了,但真正能搞艺术的有多少,成功的又有多少?艺术专业的学生似乎只有两条路:登上大雅之堂,或被遗忘在一角默默无闻。但无论结果如何,他将继续走自己的艺术道路。